欢迎访问馨文居,您还没有 [ 登录 ] [ 注册 ]

道观中的美女

时间:2024-04-21    来源:www.xinwenju.com    作者:陈雄  阅读:

  一

  唐朝以前,女道士并不多,有史记载的是西晋的“南岳夫人”魏华存,据说她是我国第一个女道士。自唐朝高宗皇帝提倡道教以来,女道士渐成一种“时髦职业”,或者说,那时候的女子,如果没做过道士,多多少少是一件遗憾的事。

  高宗之女太平公主因拒婚吐蕃,做道士是不得已而为之,然而,唐玄宗的两个妹妹金仙公主和玉真公主,却是主动要求做道士的,从她们开始,唐朝公主入道的有十多人,有一朝甚至有四位公主先后出家做道士。女道士渐成一种特殊的阶层,普通民女也可以通过做女道士,改变原来的下层地位。

  唐朝的女道士生活奢华,因为上有政策扶持,下有信徒供养,她们衣食无忧,房舍精美。那些姿容出众的女道士,只要稍稍显露才华,就有可能成为社会的焦点人物。

  韩愈的《华山女》一诗,就写了一位美女道士成名的经历。

  他用对比手法,写男道士讲经时,听众寥寥,忽然,来了一位“白咽红颊长眉青”的美女道士,人山人海的听众立刻挤满了道观。女道士讲经大获成功,竟然惊动了远在京城的皇帝,下诏书召她进宫,说是皇后妃子要见她。

美文,小清新图片,馨文居

  女道士在宫中盘桓数日之后,皇帝派华丽的专车将她送回。

  这一下,女道士的名声更大了,官家或富人子弟蜂拥而至,为了与女道士见一面,他们买通了道观的人去表达情意,但是女道士始终不出来,只能朦胧看见女道士住在“云窗雾阁”之中,重重的翠幔和屏风将她遮遮掩掩。女道士的情感隐私留给旁人极大的暧昧想象余地。

  现代作家施蛰存解读这首《华山女》这首诗时,就大胆推测,皇帝召女道士进宫的真意,就是想一亲芳泽,说皇后妃子想见她,根本就是托辞。女道士与皇帝有了这一层亲密关系,她还瞧得起那些凡夫俗子吗?

  女道士除了生活优裕,第二个优势是行动自由,她们不但可以还俗嫁人,还可以与名士广泛交往,获得更多与异性相处的机会。在国力强大、民风开放的唐朝,女性选择做道士,可以享受到更多的两性交往自由,这种自由,是不通文墨的普通家庭妇女望尘莫及的。

  文人们是与女道士走得最近的一群人。

  比如李白,到长安谋求仕途时,就曾经在玉真公主的一处道观里小住。李白有诗云:“相看两不厌,只有敬亭山。”有人怀疑诗人看敬亭山的动机不纯,俗话说:看山还是山。山有什么好看的?只是因为山上有玉真公主的道观,李白才看不厌。

  李白还为宰相李林甫的女儿——女道士李腾空作过诗,骆宾王为女道士王灵妃代写过情诗,而茶圣陆羽与女道士李季兰更有一段朦胧的“姐弟恋”。

  《唐才子传》里说李季兰“美姿容,神情萧散,专心翰墨,善弹琴,尤工格律”,其父嫌她性情不好,把她送到道观修行。她比“茶圣”陆羽大二十多岁,两人经常煮雪烹茶,对坐清谈。

  在湖州,李季兰在观中生病时,陆羽前去探望,李季兰非常感动,写了一首《湖上卧病喜陆鸿渐至》的诗给陆羽,这是唯一一首公开写给陆羽的诗,内有“昔去繁霜月,今来苦雾时,相逢仍卧病,欲语泪先垂”的句子,看诗的内容,以友谊的成分居多,不涉男女情爱。

  她的《相思怨》一诗,里面的爱与激情就大肆流光溢彩了:

  人道海水深,不抵相思半。

  海水尚有涯,相思渺无畔。

  携琴上高楼,楼虚月华满。

  弹得相思曲,弦肠一时断。

  不知道这首情诗是写给谁的,说是写给陆羽的,仅是推测而已。陆羽貌丑口吃,面对这样的美女道士,内心自卑,估计只会将其单相思深埋心底,根本没有表达的勇气。

美文,小清新图片,馨文居

  李季兰的情爱经历,有迹可寻的,是三次失败的恋爱。

  第一次恋爱有点单相思的味道,她写了一首情诗给长她十多岁的诗僧皎然,皎然本姓谢,是大诗人谢灵运的十世孙,文章与诗画都很出色。李季兰在诗中表露了欲与皎然结为夫妻的愿望,皎然却畏首畏尾,不敢接招,写了一首诗:

  天女来相试,将花欲染衣。

  禅心竟不起,还捧旧花归。

  这首诗让人想起《西游记》中的一个细节,唐僧面对美艳的女儿国国王的追求,压抑情念,让女儿国国王惆怅不已。

  李季兰的第二个恋人,是诗友阎士和,两人因和诗生情,和诗时以“妾”、“君”称呼,俨然夫妻。然而,皎然与阎士和是好朋友,不知是吃醋,还是真心为阎士和好,他劝阎士和放弃李季兰,最终,两人的恋情以阎士和离开告终。李季兰的第三个恋人,也是一位诗人,名叫朱放,他与李季兰相处的时间最长,但他们的恋情也是有花无果。

  一次次炽热的投入,都换来一次次寒心的辜负,李季兰的气质与才华令无数才子倾倒,但才子们都不肯与她结为伉俪,是什么原因呢?

  皎然是个和尚,他觉得和尚与女道士结婚,不太像话,于是打了退堂鼓,而阎士和与朱放都是官员,与李季兰的地位也相差了一大截,和“文学女青年”谈一下文学,交流一下感情还可以,要想娶回家当老婆,那种勇气是没有的!

  所以,我对后世的钱谦益,并不全是厌恶,虽然他节气不高、贪生怕死,但他有个最大的优点,就是敢于离经叛道,敢把名妓柳如是风光体面地娶回家,这可是他“最男人”的地方。

  李季兰的名声很大,后来,连皇帝也闻名召她进宫,但见到之后就掩饰不住自己的失望:原来是一个五六十岁的“俊媪”啊!

  对于女人,表面好才,其实好色,历史上的皇帝们大抵是这个德性。

  所以,“美女老太太”李季兰马上就被打发回了道观。纵观她的一生,应该是感情坎坷丰富的一生,否则她写不出“至亲至疏夫妻”这样的经典诗句。爱有多深,恨有多深,今日还是浓情蜜意,转眼就形同路人,这正是众多夫妻的真实写照。所以,对于李季兰来说,她一生未婚,也算不得特别的遗憾了,找不到真心爱自己一生一世的男人,与其经历“至亲至疏”的冰火两重天,还不如绕开婚姻的围城为好。

  后来叛将朱泚闻李季兰大名,召她和诗。朱泚兵败被杀,她受到牵连,被乱棍打死。

  李季兰死得冤,她与朱泚诗歌往来,一不想当官,二不想发财,还有点被逼迫的味道。简而言之,她并不想以此来捞取世俗意义上的好处,纯粹是出于文学爱好,才糊里糊涂被卷入政治漩涡,命丧黄泉。这又是一个典型的玩文学玩丢了性命的案例,也难怪,一般女子都志不在仕途,政治嗅觉也就不那么敏感。

  二

  美女道士“单身贵族”的特殊身份,决定了她们的香艳绯闻层出不穷。

  这方面的最著名的代表要数晚唐女诗人鱼玄机。

  鱼玄机,这一生爱过多少人,又受过多少伤?

  她曾写过一首《冬夜寄温飞卿》,向当时的著名文人温庭筠示爱:

  苦思搜诗灯下吟,不眠长夜怕寒衾。

  满庭木叶愁风起,透幌纱窗惜月沈。

  疏散未闻终随愿,盛衰空见本来心。

  幽栖莫定梧桐树,暮雀啾啾空绕林。

  那时她还不叫鱼玄机,叫鱼幼薇,一个兰心蕙质的名字。她是传说中“五岁颂诗百篇,七岁出口成章,十一二岁便诗名盛播”的小才女。而温庭筠是文思敏捷不修边幅的大才子,由于怜惜鱼玄机的才华,经常出入鱼家,指点小幼薇学诗作文。他们之间的关系,是师生,也像父女、朋友。春来秋去,鱼幼薇对恩师有了一种特殊的微妙感情,在一个寒冷孤寂的冬夜,她写下了上面这首诗:在孤枕难眠衾寒被冷的不眠长夜,少女鱼玄机就是那只啾啾的暮雀,想要栖息在那棵高大的梧桐上,让茂盛的枝叶为她这只小鸟遮风挡雨。

  然而,飞鸟投林,林不接纳,温庭筠没有回应。有人说,鱼幼薇向温庭筠示爱,是鲜花被牛粪拒绝,其实,这不能怪温庭筠的薄情,温庭筠长得很难看,有“温钟馗”的之称,丑还不算,更主要是他太老了,他可能比鱼幼薇大四十多岁,鱼幼薇十五岁那年,他应该有五十八岁了!

  经温庭筠介绍,十六岁貌美如花的鱼幼薇嫁与名门之后李亿为妾。

  李亿之妻裴氏家世显赫,身份高贵,更是个夜叉似的厉害角色,哪里容得下风情灼人的鱼幼薇和她共享老公,等鱼幼薇一进门,就给了她一个下马威,将她鞭打了一顿,然后逼李亿写下一纸休书,将她扫地出门。对于鱼幼薇,李亿也不忍太绝情,他对她好言劝慰,在别处找到一座僻静的道观——咸宜观,捐出了一笔数目可观的香油钱,把她悄悄送入观中,从此,鱼幼薇这个名字就消失了,取而代之的“玄机”的道号,那个青春雀跃的少女消失了,取而代之的是穿着宽大道袍,枯坐蒲团之上,整天面对塑像的小道姑。

  本来,鱼幼薇以为这是李亿迫不得已的缓兵之计,是他无奈之下的“假离婚”,但随着时间的流逝,两人之间音信渐无,她才发现出了问题。

  刚开始,她还非常思念李亿,写诗表达想念,几年之后,她听到一个消息,说李亿携妻到扬州上任去了,那一刻,她方才明白自己天天想夜夜梦的那个人,根本是个无情郎,他早就抛弃了她,她还一直在为他坚守爱情!这岂不是天大的嘲讽?

  这一年她二十岁,在看穿了男人的真面目之后,开始自暴自弃,一改过去洁身自爱的态度,索性放纵了情欲。“易求无价宝,难得有情郎”,就是鱼玄机的名言。

  起初,美女道士鱼玄机还有些遮遮掩掩,打出道家斋菜的牌子,以香菇、冬笋为主要原料独创了几样招牌菜,像什么“白烧干贝”、“菊花海参”、“芙蓉甲鱼”之类,据说连当时的皇帝也御驾亲征,赶过去吃她的招牌菜,给她捧场。

  后来,鱼玄机干脆在道观外贴出一道火热的告示:鱼玄机诗文候教。一时间,男宾们纷至沓来,有文才者,则与其品茶谈诗,年轻英俊者则被留在观中与她同宿。

  《唐才子传》这样评价鱼玄机珠圆玉润的才情和风光:

  色既倾国,思乃入神,喜读书属文,乃致意于一吟一咏……其风月赏玩之佳句,往往播于士林。于是,风流之士,争修饰以求狎,或载酒诣之者,必鸣琴赋诗,间以谑浪,懵学之辈,自视缺然。

  “懵学之辈,自视缺然”,看来鱼玄机选择情人是有要求的:第一,要有形象、有风度,不然,那些风流之士,也不会将自己精心修饰一番,前来与她调情了;第二,要有文化、有情趣,不然,那些粗鄙之人,在她面前也不会自惭形秽了。

  鱼玄机追求的早已不是爱情,是欲望,所以,越堕落越快乐。

  鱼玄机的风流过于张扬,或许连她的侍女也耳濡目染,不禁芳心情动了。后来鱼玄机怀疑侍女绿翘与情夫陈韪私通,竟将绿翘笞杀,埋于后院的紫藤花下。事终败露,处以斩刑,时年二十六岁。

  皇甫枚的《三水小牍》一书记载了这桩轰动长安的杀人案,对鱼玄机的作案过程描述详细,称得上一份完整的案情报告:

  有一天,鱼玄机出外会友,嘱托侍女绿翘说:“不要出去,如果有熟客来,就告诉他我的去向。”鱼玄机被女伴挽留,到了晚上才回来。绿翘汇报说:“刚才某位客人来,听说您不在,没有下马就走了。”这个客人是鱼玄机的老相好,一来就走了,莫不是心中有鬼?看着眼前比自己青春娇艳的美侍女,鱼玄机就起了疑心:难道你和他有一腿?

  到了夜晚,关门点灯,鱼玄机把绿翘带进卧室刑讯逼供,绿翘大呼冤枉,说:“跟您这么多年,我已经是很小心了,常常提醒自己不惹您生气。今天这个客人来了叩门找您,我都没有打开门,是隔着门说您不在的啊,客人没有说什么就策马而去。至于情爱,我不把它放在心间已有很长时间了,希望您不要怀疑我。”绿翘不承认,鱼玄机更加生气,扒了她的衣裳用竹板狠抽,她仍一口咬定自己的清白。

  被打得奄奄一息的绿翘,最后要来一杯水泼在地上,说:“你自己想求三清长生之道,却不忘解佩荐枕的鱼水之欢,还怀疑诬陷我的贞洁,今天,我必死于你的毒手,如果上天无知,我将向谁说冤屈?如果上天有灵,谁又能强压我的魂魄?我的魂魄一定不放过你,纵容你的淫佚!”说罢,倒地而死。

  鱼玄机很害怕,将绿翘的尸体埋在后院,自以为神鬼不觉。当时正是公元868年的春天,有人没见到绿翘,向她问起,她就淡淡地说:“春雨过后逃了!”

  有一天,有位客人在道观里喝酒后,要去后院小解,看到密密麻麻的苍蝇聚集在地上,驱散了又聚拢来,仔细看,似有血痕,还散出腥味。客人出来后偷偷告诉了仆人。仆人回去后又告诉了他的哥哥。他哥哥是官府小卒,可能是向鱼玄机借钱遭拒,一直怀恨在心。听说这事后,就到观门外侦探窥伺,当时正有人悄悄谈论绿翘失踪之事,他听到后,急忙叫来几个小卒,拿着铁锹,闯进了道观后院。在苍蝇聚集之地,他们毫不费力地挖出了绿翘的尸体,绿翘的尸体还没有腐烂,像活着一样栩栩如生。

  鱼玄机被带到京兆府,由府吏审讯。很多官员替鱼玄机求情,案情重大,京兆府温璋就将此案上报给皇帝唐懿宗李漼。到了秋天大决的时候,还是把鱼玄机杀了。

  唐朝的法律规定:“诸奴婢有罪,其主不请官司而杀者,杖一百。无罪而杀者,徒一年。”按照这样的规定,最多只能将鱼玄机判刑一年。

  然而,鱼玄机运气不好,当时处理案件的是温璋,此人“性黩货,敢杀。人亦畏其严残不犯。由是治有能名”,遇上温璋,她活下来的机会实在渺茫。

  并非为鱼玄机开脱,故意杀人,理当偿命,何况她杀的是一位比她地位更低的弱女子。只是为她惋惜,好端端一位美才女,刚刚铺开锦绣般的人生,就被赶入歧路,灰暗匆忙地谢幕了,是什么力量在冥冥之中操纵一切,真的像她的道号一样——命若玄机?

  有人说,处斩鱼玄机的那天,温庭筠跪倒在地泪流满面。其实,温庭筠早在两年前即公元866年去世了。

  这样想来,即使当年年近六旬的温庭筠娶了少女鱼玄机,他撒手西去之后,鱼玄机不过二十四岁,就要独守空闺,以后的日子也阳光不到哪里去。

  三

  与鱼玄机同时代的著名诗人李商隐,向来被人认为与一位女道士有着一段难言的隐情,现代作家苏雪林的《玉溪诗谜》就对李商隐与女道士的恋情作过大胆的探讨和解读。

  苏雪林考证出李商隐少年时学道于河南的王屋山,通过老同学永道士认识了一位叫做宋华阳的女道士。

  宋华阳共有姊妹三人,起初是李商隐和宋华阳恋爱,永道士则和她的两位姊妹恋爱。后来李商隐和宋华阳感情破裂,宋华阳也和永道士恋爱去了,这样,永道士就成了李商隐的情敌。永道士究竟有何魅力,让三姊妹同时爱上他?此种多角恋说法,只是一家之言,不足为信。

  宋代以后,文人们仍然乐于和女道士交往。与鱼玄机的悲惨结局相比,女道士陈妙常显然幸运得多,她是南宋高宗年间临江城里一位绝色女道士,性极聪颖,能诗好文,精通音律,声名远播。

  当时有位文士叫张孝祥,此人号“于湖居士”,在史上小有名气,曾获得过廷试第一名,因得罪秦桧坐过牢。张孝祥考中功名后,被委派到临江城任县令。他慕名微服私访陈妙常,以诗挑逗、求欢。不知是长相太差,还是“有心归洛浦,无计到巫山”这样大胆的艳诗,惹起了陈妙常的反感,让他碰了一鼻子灰。

  这时,张孝祥的同窗好友潘必正来访,张孝祥对他讲起陈妙常的美色,并说自己公务繁忙,没有时间去,深以为憾。潘必正听说后大为心动,撇开老同学,单独去找陈妙常,准备“完成”老同学没有完成的心愿。

  心急吃不了热豆腐,潘必正吸取了张孝祥的性急的教训,他先从关怀陈妙常的身世开始,取得陈妙常的好感,再与她谈心诉情,水到渠成。

  原来,这陈妙常也确实身世坎坷,她自小体弱多病,别人说是因为“命犯孤魔”的缘故,她父母听信此话,狠心将她舍入道门,做了道姑。说也奇怪,等她长大到十五六岁,病也好了,人也越长越靓丽。

  关于两人恋爱的具体细节,明代戏曲作家、著名藏书家高濂的《玉簪记》描述得很生动,不过在《玉簪记》中,美女道士陈妙常变成了“年方二八、正青春被师傅削去了头发”的美尼姑。潘必正情挑陈妙常,陈妙常孤枕难眠,高濂这样描写陈妙常的青春躁动:

  松院青灯闪闪,芸窗钟鼓沉沉,

  黄昏独自展孤衾,欲睡先愁不稳。

  一念静中思动,遍身欲火难禁,

  强将津唾咽凡心,怎奈凡心转盛。

  正常的生理欲望和对爱情的强烈渴求,像荒草一样在陈妙常身上疯长蔓延,后来,潘必正与陈妙常偷情,陈妙常怀上了身孕,潘必正要娶陈妙常,遇到不少现实阻力,还多亏张孝祥出面,成全他们。

  正可谓“三角恋”也有好结局。

  陈妙常与潘必正的故事影响很大,连蒲松龄写《陈云栖》也受到了这个故事的启发。

  陈云栖也是一个美女道士,她所栖身的黄冈吕祖庵,实际上是个变相的娼馆。

  这里的美女道士还不少,一共有四个,老大白云深,老二梁云栋,老三盛云眠,老四陈云栖。老大、老二风流纵情,老三、老四洁身自爱。

  男主人公真毓生出生时就被预言,以后一定会娶女道士为妻。一次偶然的机会,他来到吕祖庵,看上了年纪最轻、最为羞涩的陈云栖。经历颇多波折之后,陈云栖、盛云眠先后以处女之身委身于他,均得以善终。陈云栖的志向是“女子生而愿有家”,总算实现了夙愿,那个时代,就是这样平凡得令人心酸的愿望,也不是每个女人都能达成的。

  这篇小说很符合男人的“处女情结”和男权意识,所以不少人十分艳羡真毓生,据说,后来还有人专门去黄冈打听吕祖庵的。顺便说一句,后人为何爱读蒲松龄的《聊斋志异》?因为它最容易满足男人的艳遇幻想,正如有人喜欢看金庸的《鹿鼎记》一样。

  综合这几位美女道士来看,有性格的有魅力的还是李季兰和鱼玄机,她们剑走偏锋,情取直真,这样的女子,偏偏命运多舛,怎么也找不到一个好男人把自己嫁掉,放到现在,她们应该叫做“剩女”。我始终认为,某些“剩女”实际上是最优秀的女人,因为能与之匹配的男人,少之又少。

道观

新编故事猜你喜欢
发表评论,让更多网友认识您!
深度阅读
爱情散文  名家散文  散文诗  诗歌流云  日志大全  人生故事