欢迎访问馨文居,您还没有 [ 登录 ] [ 注册 ]

忆父追远

时间:2023-10-22    来源:互联网    作者:白玉石  阅读:

  父亲是个泥瓦匠,大字不识几个,会写自己的名字。他与泥土打了一辈子的交道,病故后被泥土包裹,长眠在村前那个叫花园的坟地里,与他挚爱的泥土为伴。

  发现父亲身体异常,是在我成家后不久的春天。当时,他在镇上的建筑站做门卫。一日,母亲从镇上回家跟我说:“你阿爹吃饭时觉得喉咙口有东西堵着,已经告诉洪元了。”洪元,是我三哥,结婚后搬到镇上去了。三哥是家里的主心骨,关键时刻,他拿主意。

  “洪元怎么说的?”我急切地问。母亲说:“到上海什么医院检查检查。”

  “嗯。”幸亏三哥那个上海朋友相助,安排到上海华山医院就诊。

  几天以后,母亲又来到我家,一见到她的情绪,我就感觉不妙。我抱着侥幸心理问检查结果。母亲的眼泪一下子出来了,“说是癌症。”癌症,我怔住了。站在一旁的妻子也跟着抹泪。

美文,小清新图片,馨文居

  次日放学后,我直接跑到位于镇上的建筑站看望父亲。为了不让父亲起疑,我撒谎说到镇上中心小学开会的,顺便过来看看他们。我劝父亲到医院“疗养”一段时间,调理调理身体。他觉得不疼不痒没什么事。好说歹说,父亲终于答应了。

  父亲脾气很倔,容易发火,一般人都不敢惹他。人家请他去砌灶头,只要发现泥灰里有黄豆大小的疙瘩泥团,不管主人,还是请来的帮工,都会遭到他的大声呵斥:“这东西粉刷上去,就会有空隙,就会走烟、流火,灶头就不好烧了。”

  在家里也是一样,他刚才还咪着小酒,其乐融融,说不定随时都会把筷子猛地往饭桌上一拍,骂你骂他。一家大小面面相觑,都不敢作声,包括家母在内。一次,母亲烧的咸粥,我觉得粥里的蚕豆皮太硬,就把皮吐在饭桌上。父亲见了,骂我浪费粮食。如果好好说话,也许我能接受。可他那骂人的样子我实在忍受不了,就回嘴辩护。这还得了,简直捅了马蜂窝。他把“忤逆”“不孝”等帽子都扣到了我头上。

  因为脾气,父亲还吃过大苦头。上世纪80年代初,父亲带着工程队在常州施工。有一天,工地上发生了盗窃事件,经查是工地上的一个小瓦工作的案。父亲手下的工人就把那小偷吊在工棚里打了一顿。事后,人家告发父亲私设公堂。公安过来调查情况,父亲的脾气又上来了,瞪着大眼睛,说:“不打小偷,打谁呀?”为此,父亲被警察带走了。

  工地出事后,父亲被调回建筑站。父亲是水北建筑站创建元老,稍不顺心,他连站长都敢骂。尽管如此,他还是很受站长器重,让他做了门卫。父亲做了门卫,就像天神守卫着站内的建筑材料,连一粒石子都逃不过父亲的法眼。

  冬至过后,父亲的病情越发严重,我们又把他送进了水北医院。白天,母亲陪伴,晚上,我们兄弟五人轮流陪护。那时,我还不会骑自行车,每次轮到我,都是从学校步行一个多小时到医院。那段时日,父亲的脾气发生了很大的变化,柔弱、温和、听劝,使我有点不习惯。我多么期待他能够从病榻上爬起来跟我吵架啊!

  进入寒冬,父亲的身体每况愈下,院长建议出院回家。父亲在世的日子进入了倒计时,心有不舍,却无力回天。好在学校已经放了寒假,我的时间宽裕自由,经常陪伴在家父身边,聊聊天,说说宽慰的话。

  一日早上,父亲说想吃海参。妻子把家里仅有的一点积蓄全部交给了我,我跑了三里多路到水北车站买了去金坛的班车票。到了县城,从北门大街、思古街、沿河东路,一路寻找海参。那个年代,海参属于高档物品,比较稀缺。直到花街一家百货商店里才看到玻璃柜台里有海参。

  到了年末,父亲滴水不进,处于弥留之际,兄弟几人依旧轮流看护。大年夜那天晚上该我守护父亲,我早早地完成了祭祖仪式,吃过馄饨,便到隔壁弟弟家替换下二哥。

  屋外夜色茫茫,此起彼落的鞭炮声或远或近,屋内,灯光昏暗,父亲躺在床上,没有一丝动静。我坐在父亲面前,阅读雨果的《悲惨世界》,不时抬头看看他。

  新年的钟声响了,我连忙起身,轻声呼唤:“阿爹,十二点了,大年初一啦!”父亲有了微微反应,我给他喂了两调羹温开水,勉强流入口腔。20分钟后,父亲走了,到他那极乐世界去了。不一会儿,父亲眼中的五个“活元宝”,我们兄弟五人,齐刷刷地站在他床边。我们按照农村丧葬礼俗对父亲遗体进行了简单处理,并商定应对办法。意见得到母亲允许后,我对大家说:“你们都回去吧,我一人留下守灵。”

  他们离开后,我独自守在父亲灵前,《悲惨世界》看不进去了,脑海里全是父亲生前的画面。

  父亲吹牛的时候,那言语,那神情,那笑容,春风得意,是他最开心最幸福的样子。

  父亲的瓦工手艺在当地百姓的口碑中是“上海的鸭子——呱呱叫”,他夸张地说自己一天能砌一个三锅灶,毫不费劲,有时还能搭上一个浴锅。无论土墼房、土坯房,还是砖头房,他不用水平仪,无须拉线放样,照样做到砌墙“前后一条线,上下一块板”。房屋漏雨,拾漏是父亲的绝活。他吹嘘道:“我上了房顶,轻功如猫,绝不会踩破一片瓦。眼睛一扫,就晓得漏点在哪。”在那计划经济年代,父亲总能弄到糖票、火油票、猪头票等等,全是他手艺的功劳,也是他吹牛的资本。

  父亲哪一天要是从街上带回来猪下货,母亲烧得喷喷香,他就会站在家门口高声叫着我小叔叔的名字:“锁保,来吃酒啦!”全村的人差不多都能听到他的吆喝。父亲和我小叔俩喝酒不是重点,相互吹嘘的过程才是他们最大的乐趣。

美文,小清新图片,馨文居

  父亲吹东吹西,总不忘吹捧自己的五个儿子。在他眼里,我们弟兄五人就是“五虎将”,个个聪明能干。他说:“元宝算什么东西,我家有五个‘活元宝’。一人一只脚,就把八仙桌搬走了。”

  父亲吹牛,眼睛都不眨,母亲有时戏谑他:“你吹牛不要缴税,天没有凉帽大。”

  守灵追忆,内心激荡起伏,难以言表,一晃天亮了。

  那个冬天,对我来说是无情的,它深深地烙印在我抹不去的记忆深处。

爱情文章猜你喜欢
发表评论,让更多网友认识您!
深度阅读
爱情散文  名家散文  散文诗  诗歌流云  日志大全  人生故事