欢迎访问馨文居,您还没有 [ 登录 ] [ 注册 ]

12本日历中的爱与遗憾

时间:2023-12-02    来源:www.xinwenju.com    作者:李晓芳  阅读:

  爱和遗憾交错存在

  小时候就见过爷爷拿支笔在日历上写写记记。爷爷在世时,日历一直摆在他的书桌上,我也没有过多关注,或者看看他写了些什么。他人不在了之后,日历反而成了我怀念他的一个窗口。

  爷爷2015年去世,离开我们快8年了。今年春节前,奶奶在睡梦中去世,没打扰我们,悄悄地去找爷爷了。整理奶奶遗物时,在柜子深处发现一个大袋子,里面装着十几本爷爷的日历。

  最早的一本日历是1990年的,那时我还没出生;最近的一本是2014年的,爷爷去世前一年。日历大都破旧发黄了,有些还散了,中间很多日期都没有了。但这里记录的都是爷爷生前的生活点滴和心情,对我来说,弥足珍贵。

  爷爷会在上面记录很多日常琐事。比如1991年有关于粮票的记录:“交换粮本,上年结转70.5公斤。”我也是从爷爷的日历里才第一次知道,他们那时还要自己拉煤,比如有一天是奶奶记的:“今天和老头儿拉了240斤煤。”

  有一些记录,我几乎是看着眼泪就不自觉地流了下来。1995年2月19日,爷爷在日历上写:“今天是我64岁生日,是我和老伴儿两个人过的。早晨吃了一碗鸡蛋面,很平淡。感冒初愈。”2006年12月20日,爷爷在日历上面记录:“今天是老伴儿的生日,平平淡淡度过。”

美文,小清新图片,馨文居

  翻看这些的时候,就觉得对爷爷奶奶有太深太深的歉意,还有遗憾。每个人小的时候,眼里可能只有家庭。但是慢慢长大后,你的世界越来越大,不再把目光聚焦于祖辈、父辈身上,分给他们的时间也越来越少。现在想来,如果我把用来游玩、社交的时间,拿一些来陪伴他们,现在可能就不会有那么多的遗憾和难过。

  我把爷爷的这些日历上的记录发到社交平台,有少部分网友在底下指责我们不记得老人的生日。其实,我们家一直没有过生日的习惯,更何况在20多年前,那时候的父母更多也是想着如何奋斗,让家庭的生活更好。

  但我把爷爷的记录给家里长辈看了之后,大家都很后悔。无论如何,我们在感情上确实有所疏忽,彼时并不能了解,老人年龄越大,可能越希望过生日时能热闹一些,喜欢和孩子们团聚在一起。

  爷爷是“中国式父亲”,很内敛,不太会直接表达自己的情感。他没有直接跟我们表达过思念,也没有说过想让我们回家之类的话。他可能是站在儿孙的角度,觉得孩子们都有自己的家庭、工作和压力,想尽量不给大家添麻烦。比如,每次我跟爷爷通电话,到最后总是爷爷先开口说“我不耽误你学习了”,然后就让我赶紧挂电话。

  其实他对我们的很多思念都是有迹可循的。每年春节时一大家人都回去,我能感觉到爷爷那几天会特别开心。在回家前的几天,他会不停地问我们什么时候回;到了我们回家那天,他就会在大门口一直转悠,等着我们。

  每年过年,爷爷的书桌上会放一张大大的红纸,他用来写菜谱。从我们回去那天,到所有人过完年离开家,他会把每天的菜谱都列在上面。

  日历里有很多他没说出口的感情。有一年春节,我先回姥姥姥爷家,所以大年三十那天,是给他们发短信拜的年。爷爷就在日历上写:“收到海樱给我们拜年的短信!回复:海樱能发短信给我们拜年,我高兴!祝你在狗年里,旺!旺!旺!”我还记得这条短信,但没想到,爷爷会专门把它记下来,而且光看文字就觉得,他那天应该是很开心的。

  所以,我把爷爷的日历发到网上,想表达的是爱和遗憾总是交错存在的,也想让大家了解老人那些没说出口的爱和不舍,不要像我一样,失去后才知道珍惜。有人说,看了爷爷的日历后,他们马上就给家里的老人打电话,或者回家看老人了。他们的遗憾或许会因此比我少一点儿。 “问海樱情况”

  我从小和爷爷奶奶的感情就很好。我出生后,奶奶留爷爷一人在咸阳,到西安帮父母带我。爷爷有时会打电话来问问情况。

  比如1997年,我刚出生不久,他在日历上写了一句“给西安打电话问海樱情况”。我一岁那年,他在日历上写“问xx何时去看海樱”。有一年,日历上还时常出现“给海樱去电话问情况”的记录。我那时只有三四岁,也没有什么特别的事情,他只是关心我。

  基本上,与我有关的日子,爷爷都会记录,像是我回家,或者他们来看我。2014年,我高考,成绩出来时,高出一本线30多分。爷爷奶奶特别高兴。他们对我从来没有特别高的要求,只希望我身体健康,只要能上个大学他们就满足了。我翻看2014年的日历,果然,爷爷专门在日历上记录了我的分数出来了,考了多少,说他很为我开心。

  看到爷爷的这些记录,我感觉自己非常幸福,也很幸运,出生在一个有爱的家庭。爷爷奶奶毫无保留地给了我最无私的爱。

  小时候每隔一两个月,爷爷会专门坐公交车来我家。印象中,他腋下总会夹着一个老式的棕色皮包,每次进门见到我,他就会立马打开他的包,包里装着很多饼干之类的小零食,他总是迫不及待地要把好吃的塞给我。我每次都很期待爷爷带着他的皮包出现。

  上学之后,我只有寒暑假才能去看望爷爷奶奶,平常一两周给他们打一次电话,聊的都是一些日常琐事。只要听到他们的声音,我都会非常开心,想到什么就分享什么。他们也不会对我说教,所以每次和他们打电话都觉得很放松。

  我能感觉到爷爷也非常期待我给他打电话,他总是乐呵呵地在电话那头儿听我讲。

美文,小清新图片,馨文居

  但是,爷爷奶奶总小心翼翼的,说的也不多,他们可能觉得我的学习比较重要,担心打扰我写作业。

  他们总是默默地对我好。在我小学升初中的那个暑假,有一天晚上,我跟爷爷奶奶一起散步,路过街边一个卖睡衣的摊子,我看上了一件卡通睡衣。他们问我要不要买,我说不要,因为我的睡衣比较多,不想花这个钱。回家之后,爷爷又出去了一趟,再回来他就拿着那件睡衣。爷爷总是能很敏锐地捕捉到我的心思。

  还有一次,我们回去看他,提前没有跟他说,我们一到家,他的笑容就藏不住,一脸惊喜。他马上起身去旁边的市场给我买了一只烤鸭回来。那是爷爷去世前几个月的事情,他后来就得了脑梗,住院期间又查出肺癌,是晚期。

  爷爷的字写得很好,我每次在社交平台上发他的记录,总会有人夸他的字。他会在日历上记录一些他工作上的事,比如1992年的一天,“申报中级工程师职称问题。论文23日交”;也会谈及他的家乡,也是1992年的一天,“东北老家来人”。

  在我印象中,一直觉得爷爷只有“我的爷爷”这样一个家庭身份。因为我出生时他已经退休了,我没有任何关于他工作身份的概念。

  爷爷1931年出生,老家在辽宁。他年轻时很爱看书,整个人的思想也非常积极向上。他只读到高中,但在那个年代,是很了不起的。爷爷和奶奶在20世纪50年代,因为工作需要,举家搬迁到陕西支援大西北。

  年轻时,他的工作是到大山里做地质勘探,找矿。地质队往往一进山就是一个月,要把做饭的锅和睡觉的铺盖全背在身上,每天风餐露宿。1992年他退休时,还在日历上专门记了一笔,“去蒲城办退休手续”。

  他退休之后也闲不住,在家属院门口摆了个小摊,卖饮料、香烟之类的。他摆摊的车子被收过,他也会写到日历上;有时下雨也会记上一笔,“今天下雨不出摊”。他写得云淡风轻,但是我看了之后还是觉得挺难过的。

  他摆摊的事情我还是看了日历去问爸爸才知道的,这种感觉有点儿像通过日历一点点拼凑爷爷更多的经历和形象。我以前就感觉爷爷是个乐呵呵的小老头儿,从来没有感受到他有什么烦恼。看日历才知道,他也是有烦心事的,只是从来不在儿孙面前表现出来。 见字如面

  我目前还没有看完爷爷的日历。对于这些日历,我现在是有点儿想看又不敢看的状态。有句话说“见字如面”,我每次翻看日历,都仿佛能看到爷爷那时正在做什么。看到他写我的名字,就感觉他真的在喊我,我就想掉眼泪;看到他记录的快乐或是难过的事,我就似乎能感受到他当时的一些心情。通过日历,我跟他的心灵是互通的。

  每次看这些日历,都感觉他好像从来没有离开过我,好像他一直伏在书桌上记录生活中那些琐碎的事情。可是爷爷留下的日历只有12本,我看完就再没有了。

  没发现日历之前,爷爷的遗物我只保存了照片。有一张照片是他和奶奶一起拍的,戴的帽子是我给他买的。他在世时,每年过年我都会用零花钱给他和奶奶买些小东西。那顶帽子他每年冬天都会戴着,觉得特别暖和。

  受爷爷影响,我也买了一本日历,会在上面写自己的感悟,记录生活中的一些琐事。我觉得这像是在跟爷爷隔着时空对话,因为每次记录的时候就会想起爷爷—他之前也是这样坐在书桌前,很认真地记录他生活里的点点滴滴。

  爷爷给我的信,最后一封的最后一句话是“你是我们的好孙女,我们永远爱你”。我想跟他说,我下辈子还想当你们的孙女。

遗憾

优美文章猜你喜欢
发表评论,让更多网友认识您!
深度阅读
爱情散文  名家散文  散文诗  诗歌流云  日志大全  人生故事