欢迎访问馨文居,您还没有 [ 登录 ] [ 注册 ]

《佛说无量寿经》之我见

时间:2024-04-04    来源:馨文居    作者:网络  阅读:

  《无量寿经》是本师释迦牟尼佛一生中,专门介绍阿弥陀佛和他的极乐世界的三部经典之一,另两部为《观无量寿佛经》和《阿弥陀经》。此经又被尊为“净土第一经”,是净土三经之中心。

  “无量寿佛”的名号,翻译过来也就是我们常常听人念到的“阿弥陀佛”一个意思,其实就是无量寿佛的译名,这部经书将 常念、真心专注念“阿弥陀佛“视为众生脱离六道轮回之苦、往生极乐世界的最便捷法门,并在经书中对阿弥陀佛(法藏比丘)的来历、成佛路径、四十八发愿以及极乐世界的成就做了详细的描述。其间辞藻华丽,描述非常的细腻,比喻类比用的很多,这在其他佛教典籍中也是用的比较多的,但也在其中将核心的发愿、修行方法、主要的问题等穿插进去,最终形成经文。

  其实,在经文中通过采用对极乐世界或者佛本身庄严清净的大量细致描述,来烘托佛的菩提智慧、至尊威严、无上神力,是希望以世俗的、普通大众易理解的方式来引导众生向佛的观念,但如果又执着于经中的具体佛的形象、极乐世界的观想形态,法幢的形式,莲花的模样,宝树的规制,则无异于陷入另一种烦恼中,正如《金刚经》第五品如理实见分中所说:“如来所说身相,即非身相。”、”凡所有相,皆是虚妄。若见诸相非相,即见如来。”,既然如来都无实相,何况阿弥陀佛和他的极乐世界!

  那么这里的经文,包括其他佛学经文为何又“执着于”对佛“相“,诸天绝妙景天、香花妙音的详细介绍呢?个人认为,这是一种“移情”的方式,通过修行人对具体景致和佛形像的观想,可以凝聚修行人的注意力,摒除尘世的杂念,唤起修行人对观想中世界的良好的往生愿望,进而能够在一定的机缘和条件下,直达那个真正的世界,那个世界是如此难以言表,故而才有了佛经这种对“世界“的特殊的表达形式。

  这个“世界“不是我们的生活空间,应该是一个更高层的状态,佛经中常说的距离“去此十万亿刹”、“凡历十劫”这样的表述,和“忉利天”、“无色天”、甚至西游记中说的“十万八千里”等,均不是我们用飞行器和脚力可以丈量出、达得到的。这个“世界”应该是一个比我们的现实世界更高层次的意识体,超越了平行宇宙的概念,我们生活的是四维世界,这个意识体的层次肯定比这个高,5、6维度甚至10维空间都有可能。这个意识体要体验到,就需要思维停留在我们修行过程中的一个玄妙地方,那个地方有一个窗口,通过那个窗口,我们可以在一瞬间提升思维层次,进入那个空间,这种可能性对于每个人都有,因而佛经中也指出了“每个人都有佛性”,”都能成佛“的论断。按照佛经的说法,这个世界充满了超过我们所体验过的任何愉悦,佛就是意识体的化身,在那个层次上,我们当然会脱离六道的轮回。当然,这个意识体也是有层次的,依据各人的不同所能达到的意识状态而有差别,但总的是一种意识能量不断提升的过程,佛经中对菩萨们的描述往往是光、音、形的组合,意识层次越高,其光越强、音声越大、形象越完美,这也是一种比拟的喻法。在这个意识体中,现世的情欲和贪嗔痴都会毫无诱惑力了,就像我们成人不会和小孩子抢铃铛玩耍一样。

美文,小清新图片,馨文居

  《无量寿经》描述的是一个至高无上的意识体,在其下还有数不胜数的低级、低两级…的意识体存在,最后才是现世,从现世到极乐世界并非一定要层层爬升,佛也指出了通达的便捷方式,那就是念诵“阿弥陀佛”,虽然我们可以看到很多人嘴里经常念到“阿弥陀佛”,但其实很多人并不清楚其来由,就是源于《无量寿经》。释迦牟尼所讲到的这个法门看似很简单,也描述了常念“阿弥陀佛”及其念叨时应该观想的内容,以更有效的往生极乐世界的方法,但其中最终不会有太多的普通人能够到达,能抵达的多数还是那些修行人,这是为何?因为刚才已经说了,这些方法毕竟都只是一个方法,目的是使人通过这个方法能够最终抵达那个意识体的境界,而不是停留在那个描绘出的极乐世界的景象之中,而修行人通过经年的修行,在禅定中更加容易”悟“到那个境界的根本,那个境界中其实并没有我们所想象的层峦叠嶂、庙宇宽广,真正的极乐世界根本就不需要这些东西来构建,就像我们心中真正的幸福一样,其实并不需要通过物质的东西来实现,但我们在追求幸福的过程中,总会想象将幸福铺垫在物质的丰腴之上一样,物质的丰腴在没有达到幸福前,就像我们观想的极乐世界的香花法幢妙泉是一个道理。因此,修行人在禅定中、在静思中、在清心寡欲中显然更能够打开那一扇通往更高层次意识体的门,每接驳上一次,就会有一次全新的认识,境界在其中就会提高一层。对这个意识体的学习是会积淀下来,往生时就不是肉体的更迭了,这时就是自身的意识层次决定驻留的层次了,层次高就会在层次高一些的意识体停留。那些低级的意识层次就会在六道中流转,继续修行。

  《无量寿经》是净土宗的经典,强调通过观想极乐世界和念诵“阿弥陀佛“即身成佛;而《金刚经》则是禅宗的经典,讲述了大乘佛教的空性与慈悲精神,其精神与禅宗“直指人心,见性成佛”理念相契合。两派的修行方法和做法不尽相同,但是其实都是一个引子,都是希望将人引向那个至高的高层意识体或意识空间,否则我们会看不懂佛经,也无法理解佛经的真谛。

读书随想猜你喜欢
发表评论,让更多网友认识您!
深度阅读
爱情散文  名家散文  散文诗  诗歌流云  日志大全  人生故事