欢迎访问馨文居,您还没有 [ 登录 ] [ 注册 ]

老村与老屋

时间:2023-11-05    来源:馨文居    作者:王兆胜  阅读:

  每个从山村走向都市的人,大概都有一个如梦如幻的村庄记忆,也有一个关于“老屋”的深深的情结。因为它不仅仅包裹着我们的童年、少年甚至青年时光,还成为我们这些远走天涯的游子生命的根系。如果说,我们是苍茫天宇中飘浮的风筝,那么,“村庄”与“老屋”就是牵扯着我们的丝线。一方面,我们向往遥远的天际和自由的飞翔;另一方面,我们又不时地回首眷顾,因为在自己的根系中有强烈的安全感、海水般的深情和坚定不移的信念。

  每次回到生养自己的村庄,都有一种莫名的酸楚和愧疚涌上心头。原来记忆中的村庄和老屋渐渐被新房代替,所剩下的也多颓败与凋零,一如秋后的残荷与落叶,在风中悲壮地摇曳。我已找不到自己的根脉,也挽不住逝去的岁月!上小学时必经的一条转弯抹角的胡同虽在,但已面目全非,颓败、肮脏一览无余,永远失去了原来的严整、净洁、古朴和神秘,现在连一个神奇的故事也隐藏不住了。村大队部的院落原是多么丰富多彩啊!有村委会办公室,有戏台、学校、油房、粮食加工房,还有青年聚会的歌声、笑声、戏谑声和喧天锣鼓,如今都已不在,所剩下的只有几间摇摇欲坠的房屋和一个偌大的空场,仿佛一个昔日的战场。再有,乡村的夜晚总是迷人的,饭后人们不约而同地聚集在一个“白石大马”的周围,听老人讲天南海北的故事。酷似白马的巨石洁白如玉,它与所有神秘的故事一起滋润着我幼小的心灵,那是一匹充满传奇和托起我梦想的马,我以后的努力奋斗与心灵歌唱都与它有关!如今,听故事的场景不在,白马也不知所终,余下的只有悠悠的闲云和缕缕的炊烟。

  还有童年的井、童年的河、童年的树、童年的鹅、童年的麦田和童年的菜园,现在都已失去了踪影。记得村边曾有一个大河湾,这是全村的鸭与鹅的天堂。每当清晨阳光洒满村庄,当家家户户街门洞开,可爱的鸡、鸭、鹅、狗都蜂拥而出,鸡们寻找自己的玩伴或飞上草垛引吭高歌,狗们追逐友伴或吠天叫日,而鸭与鹅则纷纷迈着骄傲的步伐向池湾奔去。鸭子左右摇晃,步态憨厚拙笨,常因急切弄翻了自己;而鹅们则大为不同,它们头颈高昂、步履轻盈、声音清扬,是动物中的君子,真有气宇轩昂、国色天香和超凡脱俗之姿,令人叹为观止!而一旦入水,鸭与鹅更有一派舒泰灵动之势,有的呱呱叫着,有的昂扬高歌,有的摇动短尾,有的不断洗刷和梳理自己的羽毛,有的在水中欢快地扎猛子,有的在水面上飞奔,其欢快与轻灵让人心花怒放!尤其是它们像小船般地游动,身后留下如丝带般的水纹,仿佛是一个梦幻,呈现出模糊似的清新,变化中的不变,宁静里的生动,我的思绪常常随着这条条波纹荡漾开去,由近及远,以至于无。后来,离开家乡,远走天涯,每当看到船的行驶、飞机的翔飞,我都禁不住想起童年鸭与鹅留给我的记忆,那是生命的轨迹,轻灵、自由而美好。当时,我家有一对夫妻鹅,尤其美妙可人!它们的姿态、色彩、声音、气度,尤其是那一双善良、温情、含蓄的眼睛永远是一个谜!记得当时母亲教我一笔画“鹅”的技法:先由“先”字的第一笔开始,而后写出一个“先”字,再由“先”字的最后一挑围绕此字,由右边至头顶再到左边,当笔到了左下角时,尽量将线拉长即形成鹅之尾了。由尾部开始向右上渐渐收笔,连画几个波纹,以代鹅之翅膀,当笔画到右上端时即向左作一旋转,这样鹅的头、眼和嘴就成矣!随后,笔自左上向右下而去,顺势写一“生”字,以此代表鹅之“足”了。所以,这个一笔画“鹅”中就藏着“先生”二字,直到今天想来也有点神乎其神!开始,我不知道母亲何以将“先生”与“鹅”联在一起,后来略有所悟:“鹅”与“先生”都是美好的象征,所谓“先生”即知书达理之意也!由此,我也有些明白了,小时候何以母亲总让我用心读书,还说什么“将来成为一个有知识、明是非、担大任的人才”之类的话。其实,在我的生命中,童年的“鹅”具有某种隐喻的性质,它成为我人生的启示与梦幻。后来,读到法国作家布封的《天鹅》一文,其优美高雅的心灵一下子将我震撼了!作者这样写到:“天鹅的面目优雅,形状妍美,与它那种温和的天性正好相称。它叫谁看了都顺眼。凡是它所到之处,它都成了这地方的点缀品,使这地方美化;人人喜爱它,人人欢迎它,人人欣赏它。任何禽类都不配这样地受人钟爱:原来大自然对于任何禽类都没有赋予这样多的高贵而柔和的优美,使我们意识到它创造物类竟能达到这样妍丽的程度。那俊秀的身段、圆润的形貌、优美的线条、皎洁的白色,婉转的、传神的动作,忽而兴致勃发、忽而悠然忘形的姿态,总之,天鹅身上的一切都散布着我们欣赏优雅与妍美时所感到的那种舒畅,那种陶醉,一切都使人觉得它不同凡俗,一切都描绘出它是爱情之鸟。”我家和我村童年的白鹅,虽不能与布封所言的“天鹅”相提并论,但是,它是我理解布封笔下天鹅的前提,是天地自然点化我心灵的象征,也是我怀想英年早逝母亲的一座桥梁。童年的白鹅让我后来知道和理解了什么是优美、良善、仁慈,什么是轻灵、自由、梦幻,什么是超凡脱俗、玉树临风和羽化而登仙。如今,村庄中的河湾枯了,鸭与鹅也看不到了,只剩下了日夜的鸡犬不宁与鸡飞狗跳。

  我家的老屋早已拆除,并盖上了新房,现在再也找不到原来的形象。由于缺乏先见之明,当时就连一张照片也没能留下,这令我一直耿耿于怀和惴惴不安,因为老屋寄托着我的童年、少年、青年生活,也包裹着爷爷、奶奶、父亲、母亲,以及兄弟姐姐共同生活的岁月,我唯恐一不小心将这些记忆丢失,以后就再也找不回老屋了。我曾想自己为“老屋”画一幅画,但因画技不佳迟迟没有动笔;我曾寄望于儿子,让他好好学画,将来有一天让他将我的记忆画下来,但那又是遥遥无期和不能指望的事情,因为儿子画技再高,他能画出我记忆的海水情深吗?于是,我决定用文章将老屋描绘出来,哪怕是一个简单的轮廓也好!

  老屋主要由南、北两幢房屋构成,它的东面是个厢房,西面是大门与院墙。这就形成南北长、东西短的一个封闭的院落。据说是为了早晨练功,爷爷将院子铺成了尖尖的青石,而不是像普通人家的平坦石块,这就决定了我家院子的与众不同!它是否也预示了这个家庭坎坷不平的人生道路?在街门上面是个高耸的门楼,它与南屋的西北角相近;在北屋西南角下是个猪圈,猪圈上面铺着一块巨大的青石板,上面放着腌菜的缸,在猪圈墙台与青石板间取物时,大人可跳来跳去;在南屋东北角与东厢房之间是厕所(农人俗称茅坑),在这里与东邻家用石块垒起一个不高的隔墙!在北屋东南角与东厢房间是个狭窄的夹道,里面有一棵臭椿树,约有胳臂粗细,出口处是一个腌咸菜的大缸,打开后常发出刺鼻的气味,这一树一缸似乎不佳,因为其“臭”似乎是一种暗示!据说,南屋是后盖的,是母亲结婚后姥爷和小舅帮着增加的。而没有南屋时,我家房门原是朝南开放的,因为有了南屋而改走西门。母亲曾告诉我们兄弟姐妹说:“以后你们可别忘了小舅,是他一砖一瓦一草一木用小驴驮料,帮咱家盖起南屋的。”母亲和小舅早已离世,但母亲的话、小舅的身影却活在我的心中。最初南屋是草顶,是后来换上了瓦顶,由此可知当时我家经济的拮据!南屋是杂用房,除了一土炕一桌子之外,存放的都是米、面、草、农具之类。后来,三哥在土炕上住过一段时间,1979年至1982年高考这四年,假期期间我一个人曾住过这个南屋。当时整个房间虽杂乱无章,但我用白纸将土炕上的破席糊好,坐在一只盛草的高大的竹笼之上,伏在一张大高桌上,面对南窗复习课程,虽然诵书的声音有几分悲情,但南来的风与窗外菜园里散发的清香沁人心脾!在三次高考名落孙山后,第四年我能够成功,这个南屋所给予我的不仅是宁静的时空,还有忍受孤独和寂寞的心性与决心,更有南来的和煦之风与花之芬芳!

美文,小清新图片,馨文居

  我家北屋西面一间有一个“过陇”,即在土炕上方靠近屋顶处建一个半边的悬空房间,这是用木头木板建成的,在上面可陈放些杂物。大人站在炕边,手扶着“过陇”的边缘一跃可上;下来时,腿先下即可退跳到炕上。因为当时我太小,够不着过陇的边缘,所以对上面充满无边的幻想,仿佛在我家里这是个神秘之所!为了攀登“过陇”,我经历了一个不断成长的过程:开始是跳起来能摸着它的边缘,接着我能用双手抓住它的边缘,再而后能用双手攀附着边缘,最后终于我能一腾一挪爬到上面去。记得第一次上去时,我大失所望,原以为上面一定无奇不有,结果除了油、面、米外,多是灰尘!不过,在这种不断的超越中,我磨砺了自己的毅力和胆量,也培育了自己的探索精神!后来,在艰难困苦的高考进程中,在以后的学问人生追索里,我都感到了童年和少年一定要攀登上“过陇”的努力,所给我的巨大的赐予。换言之,每当我处于失败之时,早年的攀登过程和取得胜利之喜悦,对我都是一种激励和鼓舞,因为事实证明:只要不畏艰辛,肯付出汗水、泪水的努力,就一定会成功,这只是一个时间早晚的问题。与此相关的还有两件事:一是对猪圈上方石板与猪圈墙之间空隙的跨越;二是从门楼上面攀过出入院子的翻越。前者一不小心就会掉入猪圈;后者弄不好就会划伤身体,以至于摔倒在地。从猪圈边缘跳上石板,我是经过多少年的试验才完成的,而一旦实现了愿望,其喜悦与自豪不足以为外人道!爬上门楼首先要扣住上面的横挡,然后将整个身体往上提,以至于能让脚踏住门导的环子,再向上一纵、一跨方能让身体从狭窄的门上面翻过去。俗话说,上山容易,下山难。而从门楼上下来,比爬上门楼更难!因为它需要用双手吊起身体,用脚盲目地寻找立足点,最后方能落地!这种跨越是经过数年的千辛万苦之后,才得以完成的。但是,它却为我后来爬越人生的千山万水做好了铺垫和准备。因为在童年和少年时期,探索未知、翻越高度、战胜困难、发现自己潜能的经历,无疑是一笔极其宝贵的财富,它成为我后来人生强有力的基础和支撑。所以,我非常感念老屋给我的那些时光与日月。

  因为家里穷,窗户是纸糊的,所以易碎!每当秋风吹起,天寒地冻之时,寒冷就如针般地钻进房间,我们这些孩子就感到了阵阵的战栗。不过,纸窗也有它的妙处,那就是春光明媚和秋高气爽的时节,阳光将窗户照得通明温暖,有时还将外面的景象映入其中,如诗如画!记得有一次,墙头的枯草被秋日的夕阳画在纸窗上,它晃摇着、颤动着、抚摸着,仿佛是天地间的琴师在演奏乐曲,也像阳光亲吻着这个贫困之家,还像母亲在美妙的吟唱中轻拍熟睡的孩子!最为重要的是,这一幕留给我的是“动”中之大静,一种超越世俗人烟的宁定与静详!在后来的人生中,无论世界如何变动,也不管诱惑有几多,我都陶醉于心中的这一意境中,让心灵恬静而淡然,因为时光与岁月在流走,而不变的是这一心境。随着年岁的增长,我开始知道了人间的苦难与辛酸,母亲英年早逝,自己仿佛被世界遗落,心境也仿佛打上风霜。这是一个深秋的下午,狂风夹着雨水笼罩着整个世界,父亲、哥哥、姐姐务农未归,我与弟弟在炕上瑟缩为一团。我家院墙外面碗口粗的梧桐与雨水一起哭泣,雨水滴答答、树叶飘零、树枝鸣叫,风声怒号,仿佛天地一下子变得悲怆起来。这时,有一种悲感直渗入我的心间,直浸入我的骨髓之中。这个深秋的一幕,仿佛墨汁般浸染了我心灵的底片,使我感到了人生的几多悲凉与寂寞。我人生的悲观最早可能起因于此!可以说,老屋留给我两个层面:一是暗调的悲凉,二是光明的希望。二者相互交融,则使我产生了一种超拔的意向和精神,那就是在沉重中寻找轻灵,在黑暗中追求光明,在困境中实现超越。

  在门口与猪圈之间,是一个大不过几平方米的小平台,不知道是父亲还是母亲,抑或是哥哥,将上面垫上熟土,栽了一棵蜜桃树,还种了一些蔬菜。给我印象最深的是这棵桃树,它由小到大,由开花到结果,那真是具有某种神奇之功!当春风将枯枝染绿,一片片小叶像婴儿的小嘴般突出,然而花开浓艳,一树的香气和蜜蜂渲染着无尽的诗意。当花蕊落尽,舌尖大小的果实喜气洋洋。随后,阳光雨露一直将果实喂大,当大如拳头的水蜜桃缀满枝头,我充分地体会到土地的神奇!就是一些泥土,且是并不丰厚的平台,何以能够从中长出叶绿桃红和甜蜜?这一棵桃树在我幼小的心灵中,不只是一棵植物,而是一种信仰,那就是土地之神奇伟大!自然之美妙动人!而一个人的心灵也应该像这土地一样,只要你努力就会长出美丽、甜蜜与神奇!这棵桃树伴我走过了童年和少年,后来我离开家乡来到都市,它的结果与命运就不得而知了。不过,这棵高不过一米,宽不过一围,粗不过手臂的桃树,却以它的柔弱、丰产、美丽、恬淡和奉献精神,一直活在我的心间。

  至今,我手中没有一个老村与老屋的物件,所有的只是发黄的记忆!而且,近些年老村、老家的老旧之物越来越少,这是令人懊丧之事!好在心灵的底片上,许多记忆犹新,仿佛雨过天晴菜园里沾满露水的花朵,我要早些用笔将它们留住,尤其是那些感动过我、对我的成长和心灵有益的人与事!一是希望老村和老屋能多多地得以保存;二是希望重视老旧之物对童心的作用;三是希望在记忆尚清之时留住记忆;四是希望与我有共同经历的人共享童年温馨的美梦。还有一点可能至为重要,即感谢老村和老屋对我的赐予,我的生命与成长是它们给的,我对于美好事物的向往与追求也离不开它们。老村和老屋是我初飞的“巢”,尽管如今我已有比那更好的新巢,但在经过了无数的风雨后,我依然记得它、怀念它、感戴它。也许我回去的次数越来越少,或许这个“巢”已物去人非,早已倾落;但我却将它小心地珍藏在心灵的最深处,在春暖花开的时节,在风和日丽的日子,甚至在寒冷阴暗的冬夜,一个人将它细细地品味与回想。

  随着时光的流逝,老村和老屋像凋零的花瓣一样纷纷剥落,而我却像清明时节忆起已故的亲人般将它想起,并给予它以热烈而平淡、激动而冷静、亲近而遥远的祭奠,用我这个远方游子的一片素心和一夜清梦。

童年 时光 故乡 老屋 村庄

抒情散文猜你喜欢
发表评论,让更多网友认识您!
深度阅读
爱情散文  名家散文  散文诗  诗歌流云  日志大全  人生故事